尿 滯 留
尿滯留 (urinary retention) 主要是因某種原因使得尿液鬱積在膀胱無法順利排出就叫尿滯留,病人大多抱怨排尿困難,但某些病人因膀胱感覺較差,反倒以頻尿 (frequency) ,夜尿 (nocturia)甚至滿溢性尿失禁 (overflow incontinence) 來表現。嚴重的話會因膀胱壓力過大造成尿液回流至腎臟造成腎水腫,甚至腎臟功能受損。尿滯留的表現粗略可分為急性和慢性。
所謂急性尿滯留就是病人之前並無任何下泌尿系統症狀(如解尿困難、解尿疼痛、頻尿、夜尿等等),或輕微下泌尿系統症狀但卻突然發生解尿完全解不出來的情形。造成急性尿滯留的原因很多,如常見的攝護腺肥大、尿道結石、尿道狹窄、攝護腺炎、而喝酒或者一些藥物如抗組織胺的藥物也有可能會造成膀胱收縮力較變差或尿道內壓力增加而造成尿滯留。慢性尿滯留是指膀胱排空功能力不知何時已經逐漸變差,導致平時就有多於正常的餘尿量鬱積在膀胱裏。這種情況常常發生在一些糖尿病、中風或長期臥床病人身上。
尿滯留常見的原因包括
. Bladder: neurogenic bladder, iatrogenic scarring of the bladder neck, damage to the bladder
. Prostate :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 p rostate cancer and other pelvic malignancies , prostatitis
. Detrusor sphincter dyssynergia
. Urethra : congenital urethral valves, obstruction in the urethra, urethral stricture , meatal stenosis
診斷主要靠病史詢問,身體檢查尤其是下腹部的觸診,針對有些觸診不易診斷的病人,腹部超音波是相當重要的工具,有時可利用導尿來確定殘尿量。而腹部 X 光及電腦斷層檢查也可提供一定程度的幫忙。
一般而言,當發生急性尿滯留時,馬上放置尿管或導尿皆可立即減緩病人的不適。導尿管留置持續的時間則和當時脹尿的程度有關。如果導出的尿量有 500 -700c c ,則尿管放置約 5-7 天;但如果滯留的尿量更多,則要放更久的時間,約兩、三個星期,等待膀胱收縮力恢復後,再拔除尿管。
治療尿滯留必須根據病因。因為攝護腺肥大導致尿滯留的病人,於尿管拔除後可用藥物治療,如使用 α 阻斷劑這類藥物,或者考慮接受內視鏡攝護腺刮除手術。尿道結石則可以選擇膀胱內視鏡碎石手術。尿道狹窄也可利用內視鏡行尿道切開手術。尿滯留的發生也可能是多種原因而造成的,例如本身有攝護腺肥大加上感冒而服用某些抗組織胺藥物、支氣管擴張劑,或者攝護腺肥大合併膀胱尿道結石、急性攝護腺炎等等皆會增加尿滯留的機會。
慢性尿滯留的處理原則則是儘量減少餘尿量為主。過多的餘尿不但容易產生泌尿道感染,也容易因為膀胱壓力持續增加而造成腎臟功能受損。一些神經病變如多發性硬化症、先天異常如脊髓下裂、病毒感染、椎間盤突出、情緒精神性因素也會以尿滯留來表現。治療慢性尿滯留,在藥物方面可嚐試使用 Bethanechol chlroid (Urecholine) ,來增加膀胱壁收縮力幫助膀胱的排空尿液。
手功能健全的病人可向醫護人員學習自我導尿 (self-catheterization) 。自我導尿是一種簡單且容易學習的技巧,對於受慢性尿滯留困擾的病人,如果學會自我導尿,則可以免除長期必須帶著尿袋,也可以稍稍降低因長期放置導尿管所引發泌尿道感染的機會。對於長期臥床或行動力受限不得已需長期使用留置的導尿管的病人,考慮經恥骨上膀胱造廔引流 (cystostomy) ,也有一些好處。